iPhone 15 Pro / iPhone 15 Pro Max 取消靜音開關 設計師突發奇想設計一款療癒小物
[
2023/11/16 09:45 | by henry ]

今年秋季, Apple 在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首次在 iPhone 取消經典的靜音開關,改以更多功能、更多自定義空間的「動作按鈕」取代,不知這段期間已入手 iPhone 15 Pro 系列的各位還習慣嗎?
最近,國外有設計師就突發奇想設計了一款療癒小物,以一個 USB Type-C 線外接的靜音開關,在靜音切換過程會響起清脆的喀喀聲響。
iPhone 15 Pro 系列取消靜音開關,設計師突發奇想設計一款療癒小物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取消了從 iPhone 初代起就有的經典靜音開關,改以獨立的動作按鈕來取代靜音功能。
也因為改為按鈕設計,用戶能透過設定隨時依照使用需求為這顆「動作按鈕」設定功能。
除了靜音切換,動作按鈕也能將它設為專注模式、相機、放大鏡、手電筒、語音備忘錄、捷徑快捷鍵等功能,不知大家用到現在最常使用其中哪項功能作為「動作按鈕」的主要功能呢?
雖然動作按鈕十分方便,也少了以往靜音開關用久之後容易藏污納垢的問題,不過相信有不少長期 iPhone 用戶仍十分懷念著靜音開關每次切換時那清脆的喀喀聲吧?
最近,國外有位設計師就在 Dribbble 分享了他的創意,透過 USB Type-C 連接 iPhone ,以外掛的方式的靜音開關。
他也製作了短片,讓大家能聆聽開關過程的聲音,只能說太療癒啦!
即便這個靜音開關目前還只是設計階段,不過就算它沒有具備實際的靜音功能,光是想到可以一直用手指撥動那開關的療癒手感,就能讓人消解緊張感了。
此外,他也表示,透過 USB-C 連接器的方式將靜音開關外接,要開關靜音功能時不再需要另外經由動作按鈕,只需像是傳統的方式一鍵快速切換。
的確,有些東西即便傳統,還是經典令人回味呀!
不過這外接的 USB-C 靜音開關價格似乎不便宜,他在宣傳圖片也要大家準備好荷包。
因為開價高達 312.99 美元(約合 10,097 元新台幣),光是看到價格,即便它最終能真的問世,想必很多人看到這價格都會打退堂鼓了吧?
今年 Apple 先在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搭載「動作按鈕」,目前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依舊是採用傳統的靜音開關,目前還不確定到了明(2024)年的 iPhone 16 系列,是否會全面向這經典的靜音開關說掰掰,從此全面改為動作按鈕呢?
最後,來問問大家如果這產品真的會有廠商願意開發,大家覺得花多少錢購入是各位能接受的呢?
資料來源: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519935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
iOS 17重點功能介紹 iPhone 15 Pro新增的動作按鈕有什麼用途?
[
2023/11/15 09:51 | by henry ]

隨著iPhone 15系列一同發表的 iOS 17 作業系統,因為先前造成 iPhone 15 Pro 容易過熱發燙,甚至傳出螢幕可能會出現殘影、烙印等問題,期間不斷飽受用戶的批評,不過在蘋果陸續釋出 iOS 17.0.3、iOS 17.1 更新檔之後,這套 iOS 17 作業系統可說是愈用愈順。至於這次的 iPhone 15 系列還有哪些重點特色功能?小編以下整理出 5 大特色功能,接著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1. 動作按鈕
除了鏡頭數量與 USB-C 的規格差異外,今年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前者將靜音鍵給移除,並以全新的「動作按鈕」取而代之。
至於這顆名為「動作按鈕」的獨立式實體按鍵,廣義來說與 Android 手機前幾年使用的助理按鍵差不多,不過 iPhone 15 Pro 的「動作按鈕」除了原生提供的「靜音模式、專注模式、相機、手電筒、語音備忘錄、翻譯、放大鏡、輔助使用等」,最有趣的地方還是在於支援「捷徑」功能,好讓 iPhone 15 Pro 可搭配許多細節設定,一鍵啟用複雜的操作。
iPhone 15 Pro 系列的「動作按鈕」支援靜音模式、專注模式、相機、手電筒、語音備忘錄、翻譯、放大鏡、輔助、捷徑等功能。
利用「捷徑」模式可打造更具個人化的「動作按鈕」設定。
2. 充電最佳化
為了保護 iPhone 15 系列的電池,蘋果除了在電池健康度與充電選單下的「充電最佳化」各自提供最佳化電池充電、80% 的上限等功能外,也特別在關於本機加入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功能,讓各位可透過查看數據,更加清楚 iPhone 15 系列的電池狀況。
至於要如何正確理解「循環使用次數」的看法,建議大家可以回顧「1分鐘看懂iPhone 15電池壽命、充電循環次數介紹」。
如果擔心 iPhone 15 Pro 充太久會太傷電池,可以嘗試開啟 80% 上限的充電最佳化設定。
iPhone 15 系列現在可以透過「關於本機」直接查看手機電池的「循環使用次數」。
3. NameDrop
相信有在使用 iPhone 的資深果粉們,應該對於蘋果的 AirDrop 都不會感到太陌生才對,而隨著 iPhone 15 與 iOS 17 系統的推出,蘋果也針對 AirDrop 做為基礎打造全新的「NameDrop」功能,只要將兩台 iPhone 彼此靠近、頭對著頭,就能利用 NameDrop 交換電話號碼、分享照片與檔案。
儘管使用 AirDrop 傳輸過程中,兩台 iPhone 距離不慎走遠也可以透過「行動數據」 將未完成的資料繼續傳送、接收。
傳輸照片檔案或是手機資料時,現在只要將 iPhone 頭對著頭靠近在一起,就會出現如上圖顯示的畫面效果,系統會自動完成 AirDrop 資料傳輸。
4. 貼圖抽屜
蘋果在這次 iOS 17 系統也帶來了一項很有趣的「貼圖抽屜」,比如說各位還記得一鍵去背功能嗎?
就是長按照片主體就能自動完成去背的招式,現在當你完成圖像去背後,系統便會跳出「加入貼圖」的提示按紐,各位不僅可以將其存放至貼圖抽屜,方便下次挑選貼圖時快速選用;或是你也可以重新加入效果,提供原圖、外框、漫畫立體、閃耀等效果可以選擇。
iOS 17 系統新增便利的「貼圖抽屜」功能,可方便用戶快速選取貼圖使用。
透過一鍵去背的各式貼圖,你也可以自訂編輯效果,具備原圖、外框、漫畫立體、閃耀等模式可選。
5. 待機模式
最後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待機模式」功能,這項功能僅限於將 iPhone 橫向擺放並進行充電時,才能啟用顯示小工具、相框或時鐘等資訊。
我會建議大家可以先選購一台立架式的 Magsafe 充電器,這樣平常在座位辦公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將 iPhone 15 Pro 給吸附上去,實際體驗效果還不賴,而且小工具與時鐘還有多項款式可自行切換使用,很推薦各位可以體驗看看。
假如各位的辦公桌面缺少一台小時鐘,建議直接搭配 iPhone 15 Pro 的「待機模式」體驗也不錯。
iPhone 15 Pro 搭配待機模式可顯示小工具、相框或時鐘。
資料來源:https://www.sogi.com.tw/articles/reviews_apple_iphone_15_pro/6260671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
手機最新降價榜出爐!罕見10款iPhone上榜
[
2023/11/14 09:50 | by henry ]

適逢年底,不少人考慮換新手機,不妨參考一下最新出爐的降價榜!
全台連鎖傑昇通信統計門市銷售價格,公布10月最新TOP 15降價排行榜,數據顯示,本月進榜單機降幅在3%~7%不等,整體總降幅則在3%~31%之間。
觀察TOP 15降價榜,蘋果新舊iPhone罕見上榜多達10款機型,包含iPhone 14、iPhone 15系列,且以Pro機型居多,占了9款。
降價冠軍是iPhone 14 Pro Max(1TB),單月降了3,800元、總降價達到8,410元,iPhone 15 Pro(1TB)排名第二,新機開賣不到10天就降價2,910元,降幅5%,其餘榜上新舊iPhone也有2千元上下的價差。
傑昇通信分析,今年新舊iPhone大規模降價的情形相當少見,尤其高儲存容量的貨源更稀缺,目前市場購機狀況依舊供不應求。
因10月適逢雙十連假促銷,月底前各電商及實體通路也提早替雙11檔期暖身,才會有感降價。
至於安卓陣營,最值得關注的是三星Z Flip5摺疊機,自8月上市以來,已經連續兩個月蟬聯台灣單月最熱賣的安卓旗艦,熱度超越自家S23 Ultra,Z Flip5(8GB+512GB)也進榜,單月降價1,800元,總降價金額已經突破萬元,可見價格鬆動之快。
三星另一款入門M34(6GB+128GB)在10月的降幅也高達17%,是降價榜上唯一的萬元內機型,如果正在尋找平價手機,這款在價位上是不錯的選擇。
資料來源:https://3c.ltn.com.tw/news/55811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
【開箱評測】imos 藍寶石鏡頭貼/保護貼/手機殼,纖薄輕透全方位防護 iPhone 15 新機
[
2023/11/13 09:51 | by henry ]

今年身邊不少朋友都有換新機升級到 iPhone 15 系列,而我今年也換了很喜歡的 iPhone 15 Pro 原色!
整體灰色質感加上鈦金屬邊框真的很好看。
一拿到新機後,我也一如往常地前往西門町的膜斯密碼門市,為心愛的 iPhone 15 Pro 貼上 imos 藍寶石鏡頭貼以及康寧玻璃保護貼,也裝上擁有軍規防摔認證的 imos 保護殼,立刻讓 iPhone 15 新機享受到最全方位的保護!
我自己去年的 iPhone 14 Pro 金色也有貼上 imos 藍寶石鏡頭貼和保護貼,用了一年後保護貼幾乎沒有任何損傷或刮傷,讓我感到很驚艷!所以今年當然也是選擇 imos 啦!
每年蘋果 iPhone 新機一開賣,西門町的「膜斯密碼」門市絕對就是滿滿的排隊人潮,可見大家對膜斯密碼及 imos 品質都相當信任,而 imos 也是受到許多網友好評的保護貼品牌。
imos 藍寶石鏡頭貼
無論你是買 iPhone 15、iPhone 15 Plus 或是 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imos 藍寶石鏡頭貼都有提供相對應的尺寸與顏色,iPhone 15 Pro 系列提供了鈦黑色、鈦藍色、鈦灰色、鈦銀色以及燒鈦色共五種顏色,讓你能與機身原本顏色互相搭配,當然也可以選擇比較絢麗的燒鈦色。
而 iPhone 15 則提供了黑色、淺黃色、淺粉色、淺藍色、淺綠色以及燒鈦色,一樣都能與 iPhone 15 原機顏色互相搭配,讓你的鏡頭貼能有原色質感。
imos 分別為 iPhone 15 Pro 及 iPhone 15 Pro Max 量身打造能完美契合的藍寶石鏡頭貼,左邊是 15 Pro Max 專屬的 1.8mm 金屬框及鏡片,右邊則是 15 Pro 專屬的 1.5mm 金屬框與鏡片。
我是直接到膜斯密碼門市讓工作人員幫我貼,他們真的都非常專業,每一步都非常仔細且謹慎,首先他們會先徹底清潔鏡頭,將所有灰塵髒污都黏乾淨,接著會在「鏡頭模組區塊」貼上一個透明保護貼,所有孔位都對得相當精準。
接下來就是貼上 imos 藍寶石鏡頭貼的金屬框和鏡片,它能讓 iPhone 15 新機的鏡頭從正面到側邊都享受到最完整的保護,像市面上有些鏡頭貼就只在鏡頭貼上薄薄一層膜,這種保護力就有限,也無法保護到鏡頭側邊,而 imos 藍寶石鏡頭貼則是為整顆鏡頭裝上保護鏡,完全不用擔心鏡頭會刮傷或受損。
imos 藍寶石鏡頭貼採用 PVDSS 2.0不鏽鋼真空鍍膜技術,鏡頭金屬框的部分具備環側金屬拉絲設計,與這次鈦金屬邊框的髮絲紋質感互相呼應,看起來跟與原機完美融合,完全沒有突兀感,非常好看!
在鏡片部分,imos 藍寶石鏡頭貼採用 「莫氏硬度 9M 」的藍寶石光學玻璃,而莫氏硬度 9M 其實是僅次於「鑽石」的超高硬度,一般我們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 9H 鉛筆硬度,9H 換算成莫氏硬度約為 6M 而已,因此 9M 與 9H 在硬度上差很多,這也是為什麼 imos 鏡頭貼會比其他品牌更堅固耐用,也更防刮耐撞擊,即使我拿刀片在藍寶石鏡頭貼上反覆刮,也不會出現任何傷痕。
鏡片也採用 AR 雙層鍍膜,具備高清透光的清晰成像,不影響相機的成像畫質,能夠還原生動鮮明的拍照與錄影效果。
下方我也分享幾張 iPhone 15 Pro 貼上藍寶石鏡頭貼後,用內建相機拍的實拍照片:
imos 康寧玻璃保護貼
除了鏡頭貼之外,我們當然也要好好保護 iPhone 15 螢幕,畢竟螢幕碎裂或是出現刮痕絕對都會很心痛,換一塊螢幕也要花不少錢,而這次我貼的是 imos 康寧超細黑邊強化玻璃貼,它是由美商康寧公司授權的滿版螢幕保護貼。
註:目前 imos 官網已開放「藍寶石玻璃螢幕保護貼」預購。
imos 康寧超細黑邊強化玻璃貼為 9H 硬度,具備良好的防刮傷、不易碎裂的特性,能夠好好保護我們的 iPhone 15 螢幕。
膜斯密碼門市的工作人員相當仔細地貼上保護貼,他們不僅技術超好,也對自己貼出來的結果很有要求,真的完全是匠人精神~
貼好之後也會再次清潔玻璃保護貼上的細小灰塵,不放過任何一絲髒污,就是要讓用戶享受到最好的品質。
這款 imos 康寧玻璃貼為全覆蓋的 9H 弧形防護,不僅相當堅韌輕薄,也能滿版保護全螢幕。
四周擁有超細黑邊設計,黑邊並不會影響到螢幕顯示的內容。
很久以前我也用過市售便宜的玻璃貼,那些玻璃貼的缺點是很容易就出現刮痕或碎裂,黑邊甚至也會出現白白的細絲,所以之後我都寧願貼好一點的保護貼。
imos 康寧保護貼有著很好的疏水疏油效果,即使有水珠潑灑在保護貼表面,輕輕一擦所有水珠立刻就能擦乾淨,水漬完全不殘留在螢幕上。
此外,這款保護貼也具備良好的「抗指紋塗層」,這種塗層能夠減少指紋與油污附著在手機螢幕上,可以有效避免螢幕出現大量醜醜的指紋印。
imos 康寧超細黑邊強化玻璃貼也具備「高清透光」的特性,能夠完美傳遞螢幕本身色彩,顯色上也相當鮮明自然!是一款很推薦的 iPhone 15 保護貼。
酒精耐久性測試
imos自己也做了玻璃保護貼的「酒精耐久性測試」,看看 imos 藍寶石/康寧玻璃保護貼表面的「疏水疏油抗污塗層」是否會因為接觸酒精而損傷,畢竟很多人為了衛生需求會噴灑酒精在手上消毒,或者也會用酒精布擦拭螢幕。
而 imos 首創了浸泡 75 % 消毒酒精超過 55 天以上的實測,結果是確認玻璃本體的表面疏水疏油抗污塗層不會因為酒精的純粹接觸而憑空損傷消失,因此就算你用酒精消毒保護貼表面也不用怕,詳細可參考下方影片:
https://youtu.be/qPZ1YE56Chk
imos 軍規防摔手機殼
如果你也是常常會手滑不小心摔到手機的人,那我們一定要為 iPhone 15 新機裝上防摔耐撞的 imos 手機殼,今年 imos 在手機殼方便擁有多項升級,首先在顏色部分,無論是 iPhone 15 系列或 iPhone 15 Pro 系列都有提供黑色、透明、粉色、綠色和藍色五種顏色。
為了要盡顯 15 Pro 原色質感,我選擇的是 imos 軍規防摔手機殼透明款式,它的邊框是採用 TPU 材質,具備高強度與高回彈性的優點,也能提供防摔緩震的效果,而背板則是 2.5mm 超輕薄霧透 PC 材質,擁有高透光且不易發黃的特性。
裝上 imos 軍規防摔手機殼後,我的 iPhone 15 Pro 依然保有纖薄透亮的特性,還能還原裸機般的機身質感,且手握起來的手感也很舒適,完全不刮手。
imos 保護殼也通過了 1.2 公尺共 26 個不同角度的軍規防摔認證,即使不小心摔到手機,這款手機殼都能提供很好的防摔減震效果,避免我們心愛的 iPhone 15 出現任何刮痕或損傷。
值得一提的是,imos 手機殼無論是側邊或背蓋都是全包覆設計,包含 iPhone 15 Pro 系列專屬的「動作按鈕」也都有包覆起來,能完美防護新機的所有表面。
鏡頭框部分採用「緩衝框凸出加高設計」,當我們把 iPhone 鏡頭朝下放在桌上時,鏡頭也不會直接與桌面貼合,可避免鏡頭出現刮痕或油污。
背板四角也都有凸出 1mm 保護,螢幕朝下放置在桌面時能夠完整平放,完全不會搖晃或晃動,也可以避免桌面與螢幕直接接觸。
側邊和鏡頭框右側也都有低調的 imos 專屬 Logo。
很多人會擔心手機殼會不會卡到螢幕保護貼,其實不用擔心,這款 imos 手機殼可以相容市售 99.9% 的保護貼,不頂殼。
那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用 imos 自家的玻璃保護貼那就更不用擔心,可以完全相容。
如果你想看 imos 藍寶石鏡頭貼、保護貼、手機殼開箱,可以參考我們這支 iPhone 15 Pro 原色開箱影片:https://youtu.be/tQDY8oIFneU
imos 藍寶石鏡頭貼、保護貼、手機殼評價
今年我一樣一拿到 iPhone 15 Pro 新機就跑去「膜斯密碼」門市幫手機貼上 imos 藍寶石鏡頭貼、imos 康寧玻璃保護貼以及裝上 imos 軍規防摔手機殼,為的就是要讓我的新機享受到最完整的全面保護,包含鏡頭、螢幕和手機本體。
首先 imos 藍寶石鏡頭貼具備莫氏硬度 8M,能夠完美保護鏡頭每一個角度,而且我實際拿刀片刮鏡頭貼,也沒有出現任何刮痕或損傷,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而 imos 康寧玻璃保護貼以 8H 硬度保護新機螢幕,我個人使用幾天下來,覺得它不易產生指紋印,而且也相當滑順好滑,疏水疏油效果也很不錯;而 imos 軍規防摔手機殼裝上去後還是能保有原機質感,防摔效果很不錯,重點是拆卸也不難,不像有些手機殼真的超級難拆。
我很喜歡 imos 產品的地方是,在強大的防護性之下依然能保持清晰通透、纖薄的特色,讓我們一樣能擁有原機質感,如果你今年也有入手 iPhone 15 或 iPhone 15 Pro 系列,很推薦大家一起選購 imos 藍寶石鏡頭貼、保護貼、手機殼唷!
資料來源:https://www.tech-girlz.com/2023/09/imos-iphone15.html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5 Pro Max / iPhone 15 深度實拍體驗-3
[
2023/11/12 10:02 | by henry ]

值得一提的體驗升級
新世代 iPhone「剛好」隨著 iOS 17 升級帶來了不少拍攝體驗方面的提升。
重點是,之前的機型也有因此受惠(至少確定 iPhone 14 Pro Max 是有收到好幾個加強)。
特別是水平儀的部分,個人覺得不僅在一般拍攝時可以讓人更快速修正水平。
在使用穩定器錄影的時候,也能及早發現水平是否有跑掉。
都是很好的改變
iOS 17 開始加入 HEIF Max 與 RAW Max / 12MP 的調整選項(就是盡可能用到最高畫質的選項),現在則是只要長按 Live Photo 一旁的開關按鈕即可快速調整。
不需要再一直跑到 MENU 裡切換。
還有一個推薦可以考慮打開使用的新設定,就是錄影設定中可以在錄影開始時保持鎖定白平衡的選項 – 搭配灰卡或是先對純色表面先讓 iPhone 校正並鎖定按下錄影來白平衡的話,將可有效提升錄影色彩的穩定性。
這次 iPhone 15 Pro / 15 Pro Max 新增的動作按鈕及 iPhone 15 全系列的自動人像功能。
個人是建議都可以保持開啟 – 前者可以讓拍攝更為快速確實;後者一方面對於照片的尺寸沒有太多的增肥。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回看照片的時候,透過這樣的功能玩出不同的驚喜,激起你「玩照片」的衝動。
是說,在前幾代 iPhone 測試時,我們發現對焦系統已經會主動標出「貓咪」各種身型範圍的觀察,想不到後續也真的成為了自動景深功能的判定物體之一,也是相當有意思的彩蛋。
這裡也必須提醒一下大家,就如同以往我們對於電影級的測試那樣。
這種彷彿可以重新對焦與改變景深的功能也同樣受限於實體「景深」的範圍 – 如果超過範圍,就還是會呈現模糊的狀態。這裏也機會教學一下,如果真的想要享有最大重新對焦的彈性,是可以考慮用自拍鏡頭來拍攝。
因為它景深相對主鏡頭更深,所以重新對焦的前後範圍也可以更大。
結語:不變成「單眼」卻能引領影像產業未來
蘋果的產品好像都有一種奇妙的特性。
以AirPods為例,它可能不是樣樣都最強的真無線耳機,卻是最受歡迎的真無線耳機;說到手動拍攝功能或者是最望遠鏡頭,iPhone也不是最強,但卻是在Flickr上最受歡迎的拍照手機 (跟相機比也是第一就是了…)。
雖然以前的我可能也會覺得,應該是 iPhone 使用者比較喜歡貼照片,再加上用起來很傻瓜易用之類的所以才會如此受歡迎。
但隨著近幾年來,自己已經越來越常在工作上直接使用 iPhone 來拍攝照片與影片。
會覺得我先前可能跟老相機廠一樣,都被舊有的框架給遮蔽了視野。
講起來,如果現在的 Apple 認真做一台專門的相機 – 也就是不去看上網能有多少續航還有機身厚度如何。
以目前計算式攝影的算力再配合更大的感光元件,要做出史上最強的相機也並非不可能(搞不好只用 APS-C 感光元件配個 M1 SoC 應該就能大殺四方了…)。
但,這樣的 Apple 產品會有多少人買?
事實上,Apple 在 1994 年陸續推出了多款的 QuickTake 獨立相機。
而若是你現在露的是難以置信(根本沒聽過有這種東西)的表情的話,相信應該就回答了前面這個問題。
至於跨度到了所謂的「Pro」系列,怎麼沒有加上所謂猶如單眼/無反的手動功能的這個問題(PS:其實 iPad 版 Final Cut Pro 有提供進階的介面(如上圖),也代表蘋果並不是無法做出這類功能)。
就如知名 YouTuber MKBHD 的論點。
很多曾經把這方面做得很好的品牌(如:LG 等),姑且不論公司還在不在,顯而易見的是,他們都沒有因為做出了超強的手動功能而能在最受歡迎的相機這塊領域取得超越蘋果的成績;反之,專門的相機品牌,也沒有因為採用了向行動系統用戶靠攏的體驗與功能,而能阻止行動攝影奪走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市場的殘酷結果。
以結果論。
當人們習慣觀看影像的主要平台從電腦開始轉移到行動裝置、相機品牌們只能紛紛跟進對於手機用戶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直式拍攝功能的時候,其實他們早就失去了主導影像市場的先機。
另一個我能想到的例子,則是以往相機廠曾一度想要發展的 3D 錄影/照相功能,很明顯的就是因為沒能提供能夠活化呈現這些內容的生態系而失敗。
即便 Vision Pro / visionOS 能不能成功還很難說,但看到以整套系統體驗為念所帶來的「空間錄影」功能,眼看就要在接下來的 iPhone 中降臨。
這也凸顯了傳統相機廠已經不太能主導影像產業的下一個創新的現狀。
光是這中間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其實就已經相當重大了。
隨行動世代而生的「專業」
若是要問我自 iPhone 11 Pro 走向「Pro」之路的這套蘋果攝影系統的決定性變革為何?
我認為當相機品牌仍自豪擁有影像品質先決的優勢時。
蘋果選擇進一步再壓縮從按下快門到分享照片耗時的「一站式」軟硬體體驗。
這個方向真的是看似微不足道,實則踩足了油門更快甩開其他對手的決定性關鍵。
很多人看到 iPhone 進入 Pro 世代時,甚至還會取笑蘋果竟然連個手動功能都沒給,就敢說自己 Pro。
老實將即便是深度使用了好幾代 iPhone 的筆者,其實是直到這次有機會參與美國發表會並深入對談產品相關的技術與理念後,才比較能理解蘋果眼中的 Pro 的實際意涵。
自行動裝置成為越來越多人觀看影像的主要載體後,也讓所謂的「專業市場」有了相當程度的位移。
而就我的理解,這應該才是 Pro 世代 iPhone 想滿足的重點領域 – 一個仍在急速成長與轉變,且相較於傳統的影像載體有著更高度追求速度與效率的行動世代所專注的領域。
很多人會掛在嘴上的「時間就是金錢」。
來到限時動態、短影片也能成為一種事業的現在。
效率的高低絕對也是品質至上之外,同樣深度影響到「專業」表現的重要因素。
想達成一鍵拍出好照片的超高效率,以更符合行動平台逐步走向專業的需要。
蘋果必須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才有可能讓 iPhone 聰明到,達到貼近於行動使用者在專業方面的需求。
以就是「快、狠、準」- 能夠一站式拍攝、剪輯、編修、分享的生態系統,就是這些專業人士眼裡的殺手鐧。
這樣的方向搭配行動攝影在硬體漸漸變強搭配「運算式攝影」對於影像表現的增幅。
也的確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以 iPhone 進行專業的拍攝 – 小編就是,現在記者會也越來越常看到以單純手機進行拍攝的記者了。
「簡單」其實並一點也不簡單
為了對應行動世代的需要。
個人相信只要能的話,Apple 會豪不猶豫保持初代 iPhone 那種一鍵快門搞定所有事的拍攝體驗。
不過從 iPhone 的相機介面的按鈕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卻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開發團隊在所謂「專業需求」方面的各種拉扯。
畢竟除非一張照片可以涵蓋記錄到所有資訊(這偏向於 ProRAW 與 ProRes 做的事)或是手機的 AI 能夠完全知道拍攝意圖,否則有些設定就還是必要的存在。
從這次的「自動人像」功能以及 LivePhoto 可以延伸到更多場景也可以觀察到,蘋果希望盡可能簡化拍攝體驗的執著與努力。
講起來,對於 iPhone 15 系列來說「人像模式」應該已經不是這麼必要的存在了吧?不知道 iPhone 攝影系統繼續發展下去,是否會再進一步簡化掉拍攝模式,也會是很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
那麼,iPhone 15 影像系統算進步嗎?
回到一開頭的問題:iPhone 15 系列的相機系統算是有進步,或者該問「夠進步嗎?」
我自己覺得這波 iPhone 15 系列最讓我驚艷的,是在回歸攝影本質的品質與體驗方面的方向。
更讓我更有一種,可以將它當成專門相機來進行創作的感覺。
雖然分別來看,包括 24MP、鋭化算法的差異還有很多人可能會忽略 iPhone 15 Pro 系列的抗耀光方面的改進。
獨立來看都只有很小的差異。但綜合起來的拍攝成果表現,個人覺得這次 iPhone 的拍攝成果的確更耐看、更紮實。
這也代表著,Apple 也更認真在看待如何透過計算式攝影以及硬體的改進來達到更好的畫質的這件事情 – 終究大家抱怨了許久的耀光與鬼影問題,至少著眼解決了前項。
講起來,在其他的相機系統裡,很多高貴的高階鏡頭與平價的鏡頭的差異,實際上不也是在於這些微小細節的差異?以這樣的角度來看。
現在的 iPhone 15 對上 iPhone 15 Pro 難道不是一般鏡頭之於進階的蔡司鏡頭或徠卡相機的概念?
iPhone 15 Pro 拍攝系統擁有比起標準版更純淨的畫面處理、更低的耀光、更高的拍攝成功率、更遠的望遠鏡頭、更近的微距拍攝… 等,其實就十分足以稱之為 iPhone 至今最 Pro 的手機攝影系統了。
所以,即便個人真的很喜歡標準版 iPhone 15 的近拍效果,最終卻還是被更紮實、每次打開相機就能以等效 35mm 焦段的契合體驗給吸引而選擇使用 iPhone 15 Pro Max 作為主力拍攝的手機。
擠牙膏?不願進步?關鍵在「算力」啊!
與專門的相機不同,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得要提供整體系統的均衡效能分配。
所以能提供的創新以及性能所帶來的功能增進,都會因此受限。
這裡可以用這次隨著 iPhone 15 系列同時更新的 Apple Watch 的 S9 SiP 所能提供的最新「互點兩下」手勢操作來舉例。
就我們的了解,這次 S9 SiP 有了更多效能與效率的提升所帶來的餘裕,Apple Watch 才得以實現這個夾雜了機器學習與各種感測器資訊才得以準確偵測操作的功能。
「餘裕」這個概念,是在不導致使用體驗退步的前提下,透過晶片進步而搾出的效能/效率進步來設計新的功能體驗。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明明每次 iPhone 效能增進都看起來高到不行。
著眼於單一項目卻會覺得好像進步空間沒有想像的大的印象 – 因為在手機系統之中,需要運用到效能增進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
因此進步的深度與廣度其實是很有可能因此有所受限。
這也延伸出了另一個觀察點,就是難怪各品牌近年來無不搶著要自行研發晶片。
因為能夠越確實的掌握算力的進步程度並透過特殊領域的晶片主導發展方向,等於能更踏實地發展整個生態系統的創新;反之,當算力掌握在別人的手上,雖然可以省下龐大的開發成本,不過你也等於陷入了極度被動的狀態。
關於是不是在擠牙膏的這個問題,如果不提硬體升級的「誠意」的話(就… 這次感光元件硬體規格似乎是真的沒有什麼提升)。
單就拍攝體驗上的一些限制,我們其實是能感受到,即便 iPhone 15 Pro / iPhone 15 Pro Max 的 A17 SoC 既然都已經掛上了 Pro 的名號。
但光是要真正滿足蘋果現階段最佳的拍攝體驗,其實被分配到的算力仍是有些捉襟見肘的。
像是 iPhone 新的 24MP 預設畫質,雖然蘋果有提到可提供零延遲的拍攝,但其實一旦認真連拍起來,畫素便會在幾張之後降至 12MP – 在設定中關閉「優先快速拍攝」的話,便會在幾張之後放慢拍攝間隔。
此外,原本聽到即便啟動「自動人像偵測」功能,也能使用 Live Photo 原況照片等功能時。
會以為這代表 Live Photo 一段時間的紀錄範圍內,都能夠提供人像模式的模擬景深功能 – 就,跟電影級錄影類似。
只可惜,這並未真的實現 – Live Photo 只會有一格標示著「f」代表著可以改變景深,其餘的片段則是只會有一般的 24MP 照片而已 – 雖然,但說真的能全都以 24MP 紀錄感覺也蠻厲害了(這是代表 iPhone 已具備超越 6K 錄影的能耐?)。
經由一個月的拍攝,個人認為 iPhone 15 / 15 Pro 系列依然是當今運算式攝影的最強相機之一。
不過個人也期待,未來行動晶片的算力乃至於感光元件都更為加強後,iPhone 繼續以算力的餘裕來突破行動攝影科技的各種極限(會不會連過去失敗告終的光場相機的「真 · 重新對焦」也能實現?那就太酷了!)。
資料來源: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515298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5 包膜iPhone 15 保護貼iPhone 15 玻璃貼iPhone 15 Plus 包膜iPhone 15 Plus 保護貼iPhone 15 Plus 玻璃貼iPhone 15 Pro 包膜iPhone 15 Pro 保護貼iPhone 15 Pro 玻璃貼iPhone 15 Pro Max 包膜iPhone 15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5 Pro Max 玻璃貼